涵盖医院全部科研活动的全方位科研项目管理系统
该计划指出,要提高中医药的创新能力。加快建设现代中医药科技中心和平台,努力打造全国中医药平台、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、中医药技术创新中心20个、省级科技创新平台。建设中医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;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应用;加强“数字中医”建设,90%市级以上中医院达到数字中医院标准,80%县级中医院达到数字中医院标准;提高中医药法治水平。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邱林教授在沈志祥教授、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胡良钉教授的主持下,对急性移植抗宿主病、单细胞测序技术、多发性骨髓瘤进行临床研究和创新药物研究,CAR-详细说明了T细胞转化等主题。重点关注白血病前沿研究、最新治疗进展和临床实践,展示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,专家分享经验和实践经验,相信通过会议可以促进白血病学术交流与合作,加快科研进展,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。
医学上也有“卡脖子”的问题。上海一妇幼高度重视临床研究和临床成果转化,明确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诊疗效果,“而不是发文章做研究”。2022年11月,上海一妇婴“示范研究病房”项目正式启动。本项目将建立标准化、创新、智能化的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及其支持保障体系,帮助医院在妇产科临床研究领域形成“上海计划”,重点关注生殖系统肿瘤、出生缺陷、生育能力障碍和重大围产病四大妇产科研究问题。
沈阳市眼科分会委员、辽宁省中医眼病预防康复委员会委员、沈阳市医学鉴定委员会专家。毕业于沈阳医学院,曾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学习。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多年,掌握各种常见眼病和疑难眼病的诊断和治疗,以及各种眼科检查仪器设备的操作和诊断,特别擅长泪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掌握各种眼科门诊手术,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水平。在高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,获省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。
“医院‘两会’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,画出了重点,剩下的就是加油干!人事部主任胡冰水表示:“2023年,人才强基的六项重点改革任务都是‘硬骨头’,部分改革破旧创新,要‘得罪人’。我们压力很大。但令人高兴的是,今年的人才问题引起了全院的一致关注,大家纷纷提出建议。关注就是支持,这也给了我们改革的决心和信心。特别期待全体协和人凝聚改革共识,形成共同努力、共同参与、共同推进、共享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成果。”
Copyright ©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